D-InSAR在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与效果

2 下载量 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52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方法。D-InS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连续监测且成本效益高的空间变形监测手段,对于改进传统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式具有显著优势。陕西彬长矿区作为研究案例,研究人员利用雷达影像数据进行干涉测量,通过对比前后两幅干涉图的相位差分,得以获取地表形变信息,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沉陷区域的位置和下沉程度。 在复杂地质地貌如黄土高原的条件下,D-InSAR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它能够提供毫米级精度的空间连续形变数据,克服了传统点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如人力消耗大、周期长等问题。由于矿区沉陷变形通常表现为大面积和周期性特征,D-InSAR技术能有效地捕捉到这种变化,从而支持对沉陷趋势和规律的深入分析。 国内外对地面沉降监测的研究已有早期应用,比如波兰、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地的研究表明了D-InSAR技术在这一领域的潜力。例如,1989年,Grabriel等人首次提出使用D-InSAR技术检测厘米级的地表形变,并成功应用于SEASAT-2L波段SAR数据。D-InSAR技术在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监测效率,还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显示出其在地质灾害预警和矿产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