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猪H-FABP基因多态性研究与肌内脂肪含量关联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51KB PDF 举报
"槐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 (2014年)"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槐猪(一种特定品种的猪)的H-FA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这些多态性与肌肉内脂肪含量(IMF)的相关性。H-FABP基因在动物体内起着运输和调节脂肪酸的作用,对肌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选取了上杭槐猪国家保种场的核心群作为实验样本,运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H-FABP基因的5'上游区域的HinfⅠ位点、第2内含子的MspⅠ位点以及HaeⅢ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在HinfⅠ位点,发现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5690,表明这一位点具有中度的多态性(0.3702)。然而,不同基因型(HH、Hh和hh)之间的IMF含量差异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这个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并不直接影响肌肉内的脂肪积累。 MspⅠ位点同样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0.7414,也属于中度多态性(0.3099)。有趣的是,AA基因型的IMF含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这揭示了MspⅠ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肌肉脂肪沉积有关,且等位基因A可能与较高的IMF含量相关联。 HaeⅢ位点则没有检测到多态性,仅有一种等位基因D,意味着这个位点的遗传变异非常有限。 在统计分析中,被测猪群的HinfⅠ位点和MspⅠ位点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这表明这两个位点的遗传遵循自然选择的基本规律,没有受到明显的非随机交配或选择压力。 这项研究揭示了槐猪H-FABP基因的多态性与肌肉内脂肪含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MspⅠ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作为影响肌肉质量的一个遗传标记。这些发现对于猪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基因型来优化猪肉的品质,提高肌肉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同时,这也为理解猪的脂肪代谢提供了新的遗传学依据,有助于未来在动物营养和分子遗传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