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深入理解与FactoryMethod实现

0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41KB PDF 举报
在Java中应用设计模式-FactoryMethod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设计策略,特别是在企业级架构如EJB、RMI、COM、CORBA以及Swing等技术框架中。FactoryMethod模式被归类为创建型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提供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际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实例。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无法预知需要创建哪种对象或者对象创建需要由用户指定的情况。 基本概念上,FactoryMethod允许根据特定条件灵活地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这些对象通常共享一个公共的抽象父类或接口。通过将创建过程封装到工厂类(ConcreteCreator),降低了客户端的复杂度,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客户端只需与抽象的Product接口和对应的Creator交互,无需关心具体产品的实现细节,从而保持了较高的耦合度降低。 在模式的结构中,主要角色包括: 1. **Product**:这是抽象的产品类,定义了一组通用的行为或属性。 2. **ConcreteProduct**:Product的子类,实现具体的功能并继承其共性。 3. **Creator**:抽象创建器接口,提供创建Product类型对象的方法。 4. **ConcreteCreator**:具体的创建器,每个子类实现了Creator接口,负责创建相应的ConcreteProduct实例。 通过图1所示的结构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抽象产品与抽象创建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具体产品和具体创建器的对应关系。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它避免了硬编码具体产品依赖,使得在添加新产品的过程中只需修改较少的代码,从而提升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在实际编程中,当遇到需要在多个可能的实现之间进行选择,或者为了隐藏对象的创建逻辑时,引入FactoryMethod模式是十分有用的。它提供了一种控制和扩展组件的方式,使得设计更加模块化和灵活。FactoryMethod模式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强大工具,有助于构建健壮且易于维护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