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0.11注释:全局描述符表与键盘命令队列解析

需积分: 42 79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5.15MB PDF 举报
"还是局部描-2020年上半年网络安全态势情况综述" 本文主要讨论了计算机系统的段选择符和全局/局部描述符表的概念,以及Linux内核中的键盘命令队列检查过程。在x86架构的计算机中,段选择符用于指定特权级别和选择描述符表,它由32位的字段组成,其中包含特权级标志、描述符表标识以及描述符表项的索引。例如,段选择符8(0b0000,0000,0000,1000)表明请求特权级为0,并使用全局描述符表中的第1项,这通常用于执行操作系统级别的代码。 全局描述符表(GDT)是一个包含多个8字节长描述符的表,用于定义内存段的属性,如大小、权限和基地址。在给出的代码示例中,GDT包含了3个描述符:一个未使用的占位符,一个系统代码段描述符,以及一个系统数据段描述符。代码段描述符(如208-211行所示)定义了8MB大小的段,基地址为0,允许读取和执行权限,适合存放可执行代码。数据段描述符则定义了同样的8MB大小,但适用于读写数据。 键盘命令队列的检查过程是通过空操作指令和读取AT键盘控制器状态寄存器(0x64)进行的。在198-203行的代码中,如果输入缓冲器非满(状态寄存器的第2位为0),则表明队列为空,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否则,程序会循环等待直到队列变空。这种方法用于确保在处理键盘输入时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这些内容在Linux内核源码分析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涉及到了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内存访问和硬件交互的基本机制。对于理解操作系统如何控制程序执行和处理输入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内核的工作原理,从而进行更高效和安全的系统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