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内存模组详解:物理Bank与芯片位宽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01 收藏 1.35MB PDF 举报
"这篇中文资料详细讲解了SDRAM的工作原理和时序,旨在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一内存技术。文中首先介绍了SDRAM内存模组的结构,包括物理Bank和芯片位宽两个关键概念。\n\n1、物理Bank(Physical Bank,P-Bank)是由于CPU在一次传输周期内需要接收一定数量的数据,这个数据量与CPU数据总线的位宽相关。P-Bank的位宽等同于CPU的数据位宽,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例如,早期的Pentium处理器需要两条72pin SIMM内存条来满足其64bit的数据总线需求。然而,物理Bank的概念不适用于RDRAM和多通道DDR系统。\n\n2、芯片位宽是指内存芯片在一个传输周期内能够提供的数据量。通常,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考虑,单个内存芯片的位宽较小,如16bit或8bit。为了构成与CPU匹配的P-Bank位宽,需要将多个芯片并联起来。例如,16bit的芯片需要4颗,8bit的芯片则需要8颗。\n\n文章进一步阐述,随着计算机系统容量需求的增长,单个P-Bank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出现了支持多个P-Bank的芯片组设计。每个P-Bank是一个内存芯片集合,这些集合的总位宽加起来等于CPU数据位宽,而每个集合可以独立访问,提高了数据存取效率。\n\n此外,SDRAM的时序部分可能涵盖了CAS(列地址选通)延迟、RAS(行地址选通)预充电时间、以及读写操作的其他相关时序参数,如行地址 strobe (RAS#) 和列地址 strobe (CAS#) 的控制。这些时序参数对于理解SDRAM如何协调读写操作至关重要,它们定义了内存控制器如何准确地与内存模块通信,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存储。\n\nSDRAM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行缓冲区和列缓冲区的使用,以及刷新机制,以保持内存单元中的数据完整性。行缓冲区用于存储行地址选定的一整行数据,列缓冲区则处理特定列的读写操作。刷新操作定期进行,以防止电容性存储单元中的电荷泄露导致数据丢失。\n\n这份资料全面解析了SDRAM的内部构造和工作流程,是学习内存技术尤其是SDRAM基础知识的宝贵资源,适合计算机硬件爱好者和初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