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多Agent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模型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617KB PDF 举报
"一个基于自组织多Agent系统的智能控制与决策模型是由天津大学的杨斯博和李敏强在2012年提出的,该模型采用行为主义理论,由环境和自组织多Agent系统两大部分构成,通过环境定义、环境识别、多Agent控制与决策过程及决策输出四个步骤建立。模型的实现可以选用多种算法,文中具体介绍了一种基于作用力机制(物理激励)的多Agent控制与决策算法,该算法借鉴万有引力定律,将多Agent系统中的交互转化为力的作用,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体现Agent间的交互。这种模型能够利用多Agent系统的群体决策优势,并在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系统能量稳定性。" 该研究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自组织多Agent系统:这是一种由多个自主的Agent组成的系统,Agent之间通过交互和自我组织来完成共同的任务。在这个模型中,每个Agent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规则,它们能动态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 2. 行为主义理论:这是一个理论框架,强调Agent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响应。在智能控制与决策模型中,Agent的行为由其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决定。 3. 环境定义与识别:这是模型构建的第一步,定义环境是为了让Agent理解它们所处的外部世界,而环境识别则是Agent感知和理解环境信息的过程。 4. 多Agent控制与决策过程:Agent根据环境信息进行决策,并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这一过程体现了Agent的智能特性,即在复杂环境中做出适应性决策。 5. 作用力机制:这是一种用于多Agent交互的算法,借鉴了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将Agent间的交互抽象为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反映了Agent间的相互影响和合作。 6. 群体决策优势:多Agent系统能够通过集体智慧做出更优的决策,这是因为每个Agent都贡献其局部信息,整个系统可以处理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任务。 7. 系统稳定性和应用效果:在实验中,当Agent数量达到300个,迭代次数超过80次时,系统能量表现稳定,这表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该论文发表在《天津大学学报》第45卷第10期,2012年10月,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多Agent系统的智能控制和决策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