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胺基修饰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36KB PDF 举报
"基于季胺基修饰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 (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作者包括王伟、汤伟军、郝士婧、陈营营、胡爱国。 本文详细介绍了通过季胺基修饰合成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成果。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诊断技术,依赖于对比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以便更清晰地观察体内组织结构。传统的MRI造影剂通常包含与金属离子(如钆Gd³⁺)形成配合物的有机分子,以提高其磁敏感性。然而,改善这些造影剂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在该研究中,作者利用季胺基团的高水溶性特性,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的MRI造影剂。他们首先选择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作为配体骨架,这是因为cyclen能够稳定地与Gd³⁺离子形成配合物。接着,他们在cyclen的骨架碳原子上引入季胺基团,这一步骤涉及对4个仲氨基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从而得到带有季胺基侧链的多齿配体。这种结构改造不仅保持了配体对Gd³⁺离子的络合能力,还显著提高了配合物的水溶性。 引入的长烷烃链在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长链烷烃可以增加分子间的疏水性,这对于某些生物环境中的靶向递送或细胞摄取可能有益。此外,这样的设计也为未来的功能化修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可以通过这些烷烃链附加其他生物活性分子,以实现特定组织或病变的特异性靶向。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表明了研究的核心领域,而“造影剂”和“季胺基”则突出了研究的焦点。通过“长链烷烃”的引入,研究者旨在提升造影剂的生物学性质,以优化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性能。这项工作对于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MRI造影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诊断精度和患者治疗效果有潜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