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技术教学大纲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47KB DOC 举报
"《农业信息化技术》教学大纲是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旨在教授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最终通过平时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自编教材以及《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学》等专业著作。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信息科学与农业科学,推动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详细展开如下: 1.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4学时) - 学生需要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认识到其在农业领域的价值和应用。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潜力。难点在于掌握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检索和获取国外的农业数据资源与文献。 - 教学内容 -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的历史:涵盖农业现代化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数字农业、信息高速公路、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农业智能自动化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 -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探讨计算机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2. 实践与讨论:这部分课程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可能涉及的实践项目包括农业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及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专家系统解决实际农业问题。 考核方式不仅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包括课后的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平时成绩占比60%,主要依据课堂参与、问题回答、机上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论文成绩占比40%,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综述论文,评判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文献调研能力、语言表达和专业英语应用。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不仅能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技术和应用,还将培养出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