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干涉技术在微器件三维形貌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1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253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白光干涉术的微器件三维表面形貌恢复的研究,发表于2012年7月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第4期。白光干涉测量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利用白光光源产生的连续光谱进行干涉,形成一组组干涉条纹,这些条纹的变化反映了被测物体表面的微小形貌特征。
论文首先介绍了白光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即当不同波长的光波在物体表面发生干涉时,根据光程差的不同,零级条纹会重合或错开,对比度也随之变化。通过分析干涉条纹的分布,可以推断出物体的表面形状。作者提出了一种局部峰点插值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从复杂的干涉信号中提取出包络线,这是实现三维表面形貌恢复的关键步骤。
作者详细讨论了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包括如何选择和处理局部峰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峰点来构建三维模型。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非接触测量,避免了对器件的物理损伤,同时具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和高精度,特别适合于微电子、微机电系统(MEMS)和纳米技术领域中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器件表面检测。
针对微器件的特殊需求,如MEMS阵列器件和超精密加工器件,白光干涉测量技术展示了其在实时在线测试中的巨大潜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表面形貌信息,为优化器件性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然而,尽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解剖测试方法在微观形貌识别上表现出色,但它们通常破坏性较大,不适合实时监测。相比之下,触针式测量虽然直观且精度高,但在处理三维表面时耗时较长,可能会对器件造成划痕。
这篇文章深入研究了白光干涉技术在微器件三维表面形貌恢复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的精密测量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研究,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微纳器件的质量控制和性能优化,从而提升整体制造水平。
242 浏览量
226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35 浏览量
2021-10-11 上传
2023-02-2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20839
- 粉丝: 8

最新资源
- 静电传感器输入装置功能及原理深度分析
- 数据科学项目实战:监督学习与财务分析应用
- 《J2SE进阶》随书光盘资源详解
- 混合型个人防火墙课程设计报告
- 《Python进阶》:开脑洞的Python中文经典之作
- 2009电子设计大赛预测题目详解
- ADS1115程序测试与软件滤波稳定性分析
- JFreeChart入门与应用实例详解
- Win98用户无需多方寻找:USB驱动的方便使用
- FlexViewer 2.4版发布:GIS开发者的源码利器
- 掌握VBS基础:视频教程第三讲精讲
- 51单片机实现智能数字钟控制及LED灯设计
- ASP.NET实践教程:大小写转换与阶乘运算示例
- 链表实现法雷序列算法的编程方法
- JavaScript血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Linux系统中PHP与Oracle 11.2.0.3扩展包安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