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六次打击:版权预警系统在五大规范下的评估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411KB PDF 举报
本文探讨的是美国应对网络盗版问题的一种渐进式策略,即"六次打击"(Six Strikes),它是在2008年美国版权法律环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随着数字版权管理法案(DMCA)在P2P文件共享方面的局限性显现,以及Arista Records诉Lime Group案的司法争议,纽约州总检察长安德鲁·库莫推动宽带服务提供商参与打击在线侵犯版权的行为。奥巴马政府随后通过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员办公室(IPEC)在国内推动这一概念,并在国际上通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支持公司版权所有者之间的合作。 2011年,美国五大电信公司与代表内容版权持有者的贸易团体签订谅解备忘录(MOU),形成了版权预警系统(CAS)。这个系统旨在通过分级响应机制,提醒用户关于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合法内容的获取途径,同时维护消费者的表达自由、隐私权、公平性、相称性和透明性等权益。文章将CAS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1. 分级响应介绍:CAS属于在线版权实施中的一个类别,它依据用户的违规行为程度逐步采取措施,如发送警告、暂停服务等,以期通过教育和威慑来减少盗版行为。 2. 法国和爱尔兰的比较:文章深入研究了法国的Hadopi计划,这是一个由政府授权和管理的案例,强调了公共法视角下的版权执行。另一方面,爱尔兰的Eircom私人管理计划则展示了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实践。 3. 美国的CAS:在美国,最著名的例子是CCI(Center for Copyright Information)与宽带提供商合作实施的六次警告制度,即在用户收到多次版权侵权通知后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后果。CAS包括警告流程、可能的暂停服务和上诉程序,确保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平衡处理。 文章以法国和爱尔兰的案例为参照,对CAS在五个关键规范上的表现进行了评估,包括其是否有助于维护言论自由,如何尊重个人隐私,是否公平对待所有用户,措施是否适度以及信息透明度如何。通过对这五个标准的考量,作者揭示了CAS的优势和挑战,为我们理解美国对网络版权侵权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深入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