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大纲详解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79KB DOC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计算机类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课程以计算机硬件系统为核心,强调信息加工和处理,涵盖了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首先,课程性质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既注重理论深度,如理解计算机各大部件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的组成原理和逻辑实现方法,也强调实践操作,通过设计和实现具体的实验项目,如使用汇编语言编程环境,进行加减乘除、逻辑运算和移位操作,以及字符串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构建和调试硬件系统。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流动过程,培养他们对计算机整机概念的形成。 教材方面,课程推荐使用王爽的《汇编语言》第三版、唐朔飞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以及宋启祥等人编写的《基于Proteus实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参考。 课程目标明确,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应能熟练掌握各种硬件部件的功能,理解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从硬件与软件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上,总共32个学时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验证型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占2学时;第二阶段至第四阶段分别涉及运算器、寄存器和字符串操作等主题,每个阶段都有4学时,总计12学时。每个实验都要求每个小组完成,每个小组由1人组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和实践。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硬件设计和调试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