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类名冲突处理与面向对象基础
需积分: 44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2.25MB PPT 举报
在C++编程中,类名与变量名或函数名相同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命名冲突,但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区分和访问。首先,当非类名遮蔽了类名时,可以使用前缀来明确表示类名,如`class Sample`中,如果有一个同名的变量或函数,可以写为`Sample`前加上前缀,如`void fun(int Sample)`中的`class Sample`。这使得编译器能够识别并正确解析所需的类。
其次,当类名遮蔽了其他非类名时,遵循一般的作用域规则即可。例如,在`int s=0;`和`void func(){ class s {...};}`的上下文中,`class s`定义了一个局部类,其作用域仅限于`func()`函数内部。全局变量`s`与局部类`s`在同一作用域内,可以通过作用域解析运算符`::`来指定正确的`s`,如`::s=3`。
值得注意的是,局部类较少用于实际编程,它们的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们的函数。局部类的成员函数必须在类定义内部声明,这与普通函数不同。C++的设计允许对C语言进行改进,提供了面向对象特性,如类、对象、继承和重用。C++作为C的超集,不仅包含了C的所有功能,还引入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如将数据和处理过程封装在类中,使得代码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C++语言的发展历程始于1972年的C语言,由贝尔实验室开发,后来在1980年由Bjarne Stroustrup改进并添加面向对象特性,最终形成C++。C++在保持C语言的高度灵活性和效率的同时,解决了C语言在大型项目中的模块化和重用性问题,支持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种编程范式。
在编程实践中,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关重要,比如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抽象,代表实体的数据及其操作;而继承则允许创建新类(子类)基于已有类(父类),实现代码重用。通过这些概念,C++程序员可以设计出更加模块化、可复用的程序结构,提高开发效率。
462 浏览量
101 浏览量
212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13 浏览量
2025-01-24 上传
108 浏览量
151 浏览量
130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条之
- 粉丝: 27
最新资源
- ASP+ACCESS教学评估系统毕业设计与源代码分析
- DIV与CSS结合的完整HTML网站模板设计
- pcap_diff: 开源工具比较pcap文件数据包
- MATLAB Simulink仿真实战:初学者入门教程
- Arduino LCD自定义字符创建与代码示例
- 掌握GNU make v3.80,打造最强Makefile中文教程
- igh1.5stable版源码:构建适用于Linux的EtherCAT主站
- Oracle 11g完整的RPM包下载清单
- 小企业ERP系统源码及数据库文档一站式下载
- Dumbarton主题:专为学者设计的个人网站解决方案
- MyEclipse8.6安装与配置Maven插件指南
- ASPaccess校园新闻发布管理系统毕业设计全套资料
- Java移植指南:Ab3P C++软件转换实践
- Chrome扩展: Dancing Zebra - 一键添加玻利维亚斑马线到视频
- TCP协议调试新工具:TCPUDPDbg实用介绍
- ExtJS 5.1.0开源版发布:资源加载优化与功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