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方法与实体类识别

需积分: 0 6 下载量 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3.09MB PPT 举报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着重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OOM)来构建软件系统,这种方法基于现实世界的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实体类是领域模型中的核心元素,代表了具有特定信息和复杂行为的对象,这些信息需要在系统中处理和持久化。本章深入探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起源,从60年代的Simula67到90年代的Java,以及面向对象编程(OOP)的发展。面向对象方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解软件系统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方法论。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中,基本概念包括对象、分类(类)、继承和通信。对象是系统中的基本单位,它们封装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分类(类)是对象的模板,定义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继承允许类之间共享属性和行为,提高了代码重用和模块化。通信则指对象间的交互,通常通过方法调用实现。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过程涵盖了多个阶段,包括业务事件分析、用例建模和交互模型的构建。业务事件分析旨在理解系统中的关键事件和业务流程,以便准确地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用例模型通过描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来表达系统的功能需求,类图则展示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关联、聚合和组合等。交互模型如序列图和协作图,详细描绘了对象间消息传递的顺序和时间同步。 在面向对象开发中,统一建模语言(UML)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图形表示法来描述系统模型。类图是UML中的一种图表,用于表示类的结构,包括类的属性、操作、接口以及类之间的关系。交互模型则帮助开发者理解系统中对象如何协同工作来完成特定任务。 本章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 1. 面向对象方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3.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过程,包括业务事件分析 4. 用例模型的构建方法,用于描述系统功能 5. 类图的构建,表示类的结构和关系 6. 交互模型的构建,展示对象间的动态交互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开发者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分析、设计和实现更符合实际需求、易于维护和扩展的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