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3+共掺杂LaMgAl11O19:Dy3+ 真空紫外-紫外发光材料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844KB PDF 举报
"LaMgAl11O19:Dy3+,Bi3+的制备及其真空紫外-紫外发光性能的研究 (2013年)" 是一篇关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科研论文,主要探讨了LaMgAl11O19晶体结构中掺杂Dy3+和Bi3+后的发光特性和机制。这篇论文由李峰、王育华和席增卫等人撰写,发表于2013年,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在论文中,研究者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LaMgAl11O19:Dy3+,并添加不同比例的Bi3+(xBi3+,x=0,0.01,0.03)。实验结果显示,Bi3+的掺入显著增强了材料在真空紫外-紫外光区的发光性能。具体来说,Bi3+离子的1S0能级到3P1能级以及1S0能级到1P1能级的跃迁吸收,这两个吸收带分别位于紫外区和真空紫外区,能够有效捕获并传递激发光能量给Dy3+离子。 Dy3+离子通常以其独特的光谱特性被用作发光材料的激活剂,其在482纳米和574纳米的跃迁发射是其典型特征。在Bi3+共掺杂的情况下,这些发射得到了显著增强,表明Bi3+起到了敏化剂的作用,提高了Dy3+离子的发光效率。这种敏化效应对于开发新型的紫外或真空紫外光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紫外光谱区域的光源在消毒、杀菌、光学通信和高级光学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揭示了Bi3+在LaMgAl11O19基质中的光致发光机理,为理解和设计新型稀土掺杂发光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该工作还强调了优化掺杂比例对于改善材料发光性能的重要性,这为未来设计高效、稳定且具有特定发光特性的稀土掺杂材料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LaMgAl11O19:Dy3+;真空紫外;紫外;敏化 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稀土离子在无机晶体中的发光行为,以及开发新的紫外光源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同时,它也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有关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合成和性质研究的实例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