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成本管理:高校新模式探索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169KB PDF 举报
"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则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高校面临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关注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研究"这篇论文由李娜和郑爱华撰写,他们从经济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教育质量成本管理。 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终结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过程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终结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侧重于通过期末考试等最终评估来判断教育质量,但这种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改进。过程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则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以实现持续改进。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则更注重全过程的管理和改进,包括教学、服务等多个方面。 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的引入,旨在平衡教育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在这一模式中,“顾客”不再仅限于学生,也包括社会、家长、雇主等多方面的需求方,而“产品”指的是教育服务和毕业生的能力。论文指出,高校需要明确教育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定义质量标准、测量质量成本、优化成本结构等环节。 教育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关注结果,还关注过程,它要求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这涉及到对教学过程中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和管理。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更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率,增强竞争力。 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的运行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多元化,高校需要适时调整其教育策略,运用质量成本管理工具,确保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教育效益。 "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模式研究"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强调了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成本效益,这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有效管理,高校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