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S算法详解:超越DBSCAN的密度聚类方法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9 34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7 2 收藏 86KB DOC 举报
"OPTICS算法是一种用于聚类分析的密度基方法,旨在解决DBSCAN算法对参数敏感的问题。它生成一个增广的簇排序,包含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聚类信息。算法的核心概念包括核心距离和可达距离,用于度量样本点的密度关联性。算法流程包括创建并维护两个队列,一个用于存储核心对象及其可达对象,另一个记录样本点的输出顺序。" 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密度相关聚类算法,它在DBSCAN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DBSCAN虽然能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但其效果易受E(邻域半径)和minPts(邻域内最少点数)两个参数的影响。而OPTICS则通过生成一个排序列表,消除了对这些参数的依赖,使得用户可以在排序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聚类。 在OPTICS算法中,有两个关键概念: 1. **核心距离**:对于一个对象p,其核心距离E'是使p成为核心对象的最小邻域半径。如果p不是核心对象,核心距离无意义。核心对象是指在其E'邻域内包含至少minPts个点的对象。 2. **可达距离**:对象q到对象p的可达距离是p的核心距离和p到q的欧几里得距离中的较大值。如果p不是核心对象,那么p和q之间的可达距离没有定义。 举例来说,如果E=2,minPts=3,点A的核心距离为1,因为在其E'邻域中有超过3个点。点F到核心对象A的可达距离是较大的距离,即A到F的欧几里得距离,因为这大于A的核心距离。 OPTICS算法的执行过程大致如下: 1. 初始化两个队列,一个有序队列和一个结果队列。有序队列按可达距离升序存储核心对象及其可达对象,结果队列记录样本点的输出顺序。 2. 遍历所有未处理的样本点,将它们加入有序队列,并计算其核心距离和可达距离。 3. 从有序队列中取出当前可达距离最小的对象,将其及其可达对象标记为已处理,并添加到结果队列中。 4. 更新剩余未处理对象的可达距离,如果新值更小,则更新有序队列。 5. 重复步骤3和4,直到所有样本点都被处理。 通过这个排序,用户可以方便地分析数据的聚类结构,找到不同参数下的潜在聚类。由于OPTICS不直接产生聚类结果,而是提供了一个排序列表,因此它允许在后期分析中灵活地调整参数,从而获取更准确或更适合特定场景的聚类结果。这种灵活性使得OPTICS在处理大数据集和复杂聚类结构时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