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模式、特征与基本方法

0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1.23MB PPTX 举报
本章"财务管理第1章计算机审计概述"深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首先,审计取证的传统模式被分类为三种,包括数据式审计,其流程涉及原始数据的查询、分析以发现潜在问题。计算机审计的发展阶段被划分为三个层面:初期主要依赖于实用工具和应用软件,接着转向技术层面的深入探索,最终形成以系统论为指导的审计方式。 审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在于如何绕过或通过计算机进行审计,如将信息系统看作“黑箱”进行数据检测,或是利用平行模拟法。计算机审计的特征强调系统论的应用,审计焦点在于信息系统和底层电子数据,通过构建审计中间表和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揭示趋势、异常和错误。 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为基础,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查询分析、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来获取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审计对象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还扩展到信息系统及其处理的财务数据。 审计工作模式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数据量分为现场单机审计(适用于小型单位)、现场网络审计(适用于大型单位,利于信息共享)和联网审计(未来的趋势)。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关注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过程,而现行系统审计则聚焦于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作业模式上,计算机审计提供了灵活的现场审计方法,同时适应不同规模的组织需求。对于远程网上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这已成为未来审计的重要发展方向。计算机审计是一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信息系统的全面、深入和精确审计,其本质是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