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聚类算法详解与实现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收藏 530KB PPT 举报
"K-means算法程序,聚类分析,无监督学习,相似度,相异度,欧几里得距离,规格化"
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主要用于数据的聚类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集分成K个不同的簇(或类别),每个簇内的数据点相互之间的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K-means算法不需要预先知道数据的具体类别,因此属于无监督学习范畴,这与需要已知类别信息的监督学习方法如分类形成鲜明对比。
聚类分析的核心是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而不是预测特定的结果。它通过计算对象间的相似度或相异度来划分数据。在K-means中,通常采用欧几里得距离作为相似度的度量标准,即计算两个数据点之间所有特征维度的平方差之和的平方根。例如,给定两个向量X和Y,它们的欧几里得距离可以表示为各维度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然而,在处理具有不同尺度或范围的特征时,欧几里得距离可能会出现问题。为了确保每个特征对距离计算的贡献平等,需要进行数据的规格化。规格化通常是将每个特征的值映射到0到1的范围内,以消除数值大小对距离计算的影响。例如,通过最大值和最小值归一化,可以调整数据点的值,使得规格化后的距离计算更准确。
K-means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初始化: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或中心)。
2. 分配阶段: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
3. 更新阶段:重新计算每个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质心。
4.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质心不再显著移动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的效率高,易于理解和实现,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对异常值和非球形分布的数据簇表现不佳。此外,K值的选择也需要经验和领域知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聚类的效果。
K-means算法在大数据分析、市场细分、图像分割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理解数据结构和探索数据模式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如使用更复杂的距离度量或初始化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聚类的质量。
546 浏览量
2022-05-03 上传
343 浏览量
117 浏览量
188 浏览量
2024-11-08 上传
250 浏览量
2023-04-18 上传
2024-11-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