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虚拟电厂的核心在于聚合与通信。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可控负荷、
充电桩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就像是“沙”,通过虚拟电厂技术,这些
“沙”被聚拢利用、整合协同,形成巨大的“宝藏”。
主要功能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通过优化运行控制与市场交易,
实现电源侧多能互补与负荷侧灵活互动,为电网提供电能、调峰、调频、
备用等服务。根据聚合的分布式资源的种类,虚拟电厂可分为电源型、
储能型、负荷型及混合型。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用户侧可控负荷,提升新能源并网承受能力;将分布
式新能源聚合成一个实体,解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成本高和无序并网的
问题,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通过聚集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
和可控负荷,实现冷、热、电整体能源供应效益最大化,促进清洁能源
消纳和绿色能源转型。
从 1.0 到 3.0
虚拟电厂的概念于 1997 年被提出以来,其研究和实施主要集中在欧洲、
北美及日本。这个阶段虚拟电厂的建设,仍然属于传统能源电力领域,
可以称为“虚拟电厂 1.0”。
如今,虚拟电厂的实现广泛应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
移动互联、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信息与智能技术,是能源电力领域迅速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