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考试资料.docx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考试资料.docx
需积分: 45 9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7
评论 2
收藏 684KB DOCX 举报
期末总结,当时考了很多上面的题目,望珍惜!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填空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测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文档资料和程序的内部结构,精心设计一
组测试用例利用这些实例执行 程序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 错误和缺陷
3.测试用例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4.软件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动态测试 方法和 静态测试 方法。
5.动态测试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根据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不同,动态测试又分为黑盒
测试与白盒测试两类。
6.静态测试采用人工检测 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 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7.人工审查程序偏重于编码质量的检验, 而软件审查除了市查编码还要对各阶段 软件产
品进行检验。
8. 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利用静态分析 工具对测试程序进行特性 分析。
9.黑盒法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_需求规格 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
求。
10.白盒法必须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 处理过程,以检查 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
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11. 白盒测试是结构 测试,被测对象是源程序__, 以程序的内部逻辑 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
12.逻辑覆盖是对程序内部有 判定 存在的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根据程序内部的逻辑覆
盖程度又可分为_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 / 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
覆盖
6 种覆盖技术。
13.实际的逻辑覆盖测试中,一般以 条件组合覆 盖为主设计测试用例,然后再补充部分用
例,以达到路径覆盖测试标准。
14. 循环覆盖是对程序内部有循环存在的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它通过限制循环次数来
测试。
15. 基本路径测试是在程序控制流程图 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 复杂性,导出_
基本路径集合, 从而设计测试用例。
16. 黑金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 4 种方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 、
错误推测、因果图 .
17.等价类划分从程序的_功能说明, 找出一个输入条件(通常是一句话或 : 一个短语 ),然
后将每个输入条件划分成两个或多个等价类.
18.边界值分析是将测试边界 情况作为重点目标,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 F 或刚刚小于边
界值的测试数据。如果输入或输出城是个有序集合, 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
个 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19 在测试程序时,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称为错误推测法
20. 因果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画_ 因果 图,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功能说明转换为判定表_,
最后为 判定表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21 测试的综合策略是在测试中,联合使用各种测试方法。 通常先用黑盒法设计基本的测
试用例,再用白盒法补充一些必要的测试用例。
22 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 3 类信息: 软件配置、测试配置 和测试工县 _
23.软件测试般经过 4 个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24.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 正确实现规定的
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它涉及编码和 详细设计的文档,
25.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模块的 5 个基本特征: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路径、
错误处理、边界条件,

26. 在单元测试中,需要为被测模块设计驱动模块和_桩模块。 驱动模块 用来模拟被测模
块的上级调用模块,桩模块 用来代替 被测模块所调用的模块。
27.集成测试指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的
测试。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28.集成测试的方法有两种:非渐增式测试、渐增式测试
29. 渐增式测试有两种不同的组装模块的方法: 自顶向下结合、自底向上结合 _ .
30.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不需要编写_ 驱动模块,只需要编写桩模块,其步骤是从模块开始,
沿着被测程序的_顶层的控制路径逐步向下测试, 它有两种组合策略: 软件结构图 和深度优
先策略宽度优先策略 _ 。
31.自底向上渐增式测试不需要编写桩模块,只需要编写_ 驱动模块。
32.确认测试指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 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合,又称
有效性测试。
33.确认测试在模拟环境下运用黑盒测试方法,由专门测试人员 和用户参加的测试。
34.确认测试开始前需要制定测试计划,结束后要写出测试分析报告。 其测试用例要选用
实际运用的数据。
35.软件配置审查的任务是检查软件的所有文档资料的完整性 和正确性 。
36.调试也称纠错,是在成功的测武之后才开始进行,其目的是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
改正错误。
37.调试技术包括简单调试、归纳法调试、演绎法调式、回溯法调试
38.回溯法调试是从程序产生错误的地方 出发,而归纳法调试是从 测试结果发现的线索 入
手。
39 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测试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的手段称为静态.
测试。
40.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一个测试用例时,使其覆盖尽可能多的尚未被覆盖的合理等价类。
41.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一个测试用例时,使其覆着一个不合理等价类。
42. 在单元测试时,需要为被测试模块设计__ 驱动模块与桩模块
43. 在集成测试时有两种测试方法,它们是渐增式和非渐增式。
44 软件测试是为了 发现错误 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45. 运行被测程序的方法称为 动态 测试,
46.动态测试中, 主要测试软件功能的方法称为黑盒法
47 选择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这种逻辑覆盖标准称
为___ 判定覆盖___
48.要覆盖含循环的所有路径是不可能的,一股通过限制循环次数来测试
49.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如果被测程序的某个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 则
可确定一个合理的等价类和两个不合理的等价类
50.凭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是错误推测法
名词解释
1.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软件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
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的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
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3. 动态测试: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4.黑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个黑盒子 ,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
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又
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5.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
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6.语句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值或
“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因此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
8.条件覆盖:设计足够测试用例,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9.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
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0. 条件组合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
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11.路径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12.测试用例:指为寻找程序中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
13.驱动模块:指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其功能比真正的上级模块简单得多,
它只完成接受测试数据,以上级模块调用被测模块的格式驱动被测模块,接收被测模块的
测试结果并输出。
14.桩模块:是指模拟被测试的模块所调用的模块,而不是软件产品的组成的部分
15.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
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
16.集成测试:指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
行的测试。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17 确认测试:指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合,又称
有效性测试。
18.渐增式测试:指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
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19.非渐增式测试:指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
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20.调试:指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也称纠错。
21.人的因素的含义:
1)人对感知过程的认识,包括视觉、阅读时的认知心理、记忆、归纳与演绎推理等;
2)用户已有的技能和行为方式;
3)用户所要求的完成的整个任务以及用户对人机交互部分的特殊要求。
22.基线:已经通过正式复审和批准的某规约或产品,它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并且只能遵循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得到改变。它是软件生存期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定点
23.软件配置管理:简称 SCM,它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标识变更、控
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报告有关变更。SCM 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
变更的活动。
24 软件配置项:是软件工程中产生的信息项,它是配置管理的基本单位,对已成为基线
的 SCI,虽然可以修改,但必须按照一个特殊的正确的过程进行评估,确认每一处的修改。
25.软件质量:软件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
剩余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