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80 IQ与成就研究:Pintner能力测试对比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54KB PDF 举报
本文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发表于《心理学在学校的》(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第28卷,1991年10月期。作者约翰·H·罗森巴赫(John H. Rosbach)和雷本·R·鲁施(Reuben R. Rusch)来自纽约州奥尔巴尼州立大学。研究的主题是“智商与成就:1930年至1980年代”。 研究的核心内容聚焦于1930年代版本的皮特纳普通能力测试——词汇系列(Pintner General Ability Tests: Verbal Series)在580名五年级学生中的应用。这些学生的成绩被与当时的标准智商(IQ)和学业成就测试进行了比较。皮特纳测试的结果显示出与现代IQ测试相当的相似性,其与其它测试的相关系数也符合当代测量标准所报告的水平。此外,该研究还关注了测试项目难度,即通过排名来衡量,发现当前样本与1930年代的标准群体具有相似的特征。 论文讨论的背景是近年来关于美国人在过去五、六十年间智商显著提升的研究,如弗林(Flynn, 1984)和索恩迪克(Thorndike, 1975)的工作。这些研究指出,美国人的平均智商得分在过去几十年内有了显著的增长。然而,这一发现引发了一个问题,即这种智力测验得分的变化是否反映了个体真实智力的提高,还是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教育质量、社会经济条件或者测试方法改进的影响。 论文通过对1930年代和现代测试结果的对比,试图揭示智力测量工具在时间跨度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对个体能力评估的准确性。它对智商测量标准的持续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可能推动了对智商增长背后原因的深入探讨,比如是否真正代表了人类智力本质的演变,还是更多地归因于测试设计和评价标准的变迁。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探讨了智商与成就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智商测量技术发展的讨论,这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的智力评估和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