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离散时间奇异时滞系统观测器设计方法
PDF格式 | 475KB |
更新于2024-07-13
| 21 浏览量 |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关注的是输入未知的切换离散时间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设计,探讨了在状态延迟、未知输入(UIs)和任意切换序列条件下,如何进行状态估计。文章提出了一种模式依赖的观察器构造方法,并提出了两类设计策略,一类基于精确解耦原理,另一类则考虑到观测性能和可实现性。"
本文深入研究了离散时间切换奇异时滞系统中的状态估计问题,这类系统通常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例如自动化控制、网络控制系统等。状态延迟是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未知输入则是那些无法直接测量或难以准确建模的影响因素,它们对系统的观测和控制带来了额外挑战。
首先,论文介绍了一种模式依赖的观察器,这种观察器能够针对不同的系统模式进行定制,以适应系统状态的变化。观测器的设计旨在即使在存在未知输入的情况下,也能准确重建系统状态。
第一类设计方法基于精确解耦原理。在这一方法中,目标是设计一个观测器,使其能够独立于未知输入来估计系统状态,达到“完美重构”的效果。这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观测器增益矩阵和系统矩阵的解耦变换来实现,使得未知输入的影响可以被有效地隔离。
其次,考虑到实际系统中可能面临的观测性能和实现复杂性的限制,论文提出了第二类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更注重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可能会牺牲一些理论上的完美性,但能确保在有限的计算资源和观测精度下,依然能获得满意的估计性能。
此外,论文还引入了切换Lyapunov函数的概念,这是一种处理具有不同工作模式的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工具。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可以证明在切换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保证观测器的收敛性。
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理论,论文可能包含了数值模拟或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在各种情况下,所设计的观测器如何有效处理输入未知和状态延迟的问题,从而为实际系统提供可靠的估计。
这篇论文对于理解和解决含有输入未知和状态延迟的切换离散时间奇异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weixin_38628926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基于Qt的简易网络管理器开源实现及效率优化
- 二项式系数计算程序的实现与理解
- MATLAB实现数独解算器及源码分享
- NodeJS实现的hid-listen库:USB隐藏设备调试信息获取
- React.js项目实战: 示例与解决方案教程
- 算法学习与问题解决实践:Java算法研究
- 基于STM32F103ZET6的双向DC 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 数字验证码的不变矩识别技术研究
- Python-Glade应用设计实践:Quickcal项目展示与打包指南
- 2014 TechGirlz夏令营:Foto-Friendzy编程活动回顾
- HTML5音乐播放器SPlayer:网易云音乐接口的创新应用
- 开发自用的加密密码管理工具APP
- 图示化海明编码与CRC编码的Matlab实现
- 大型储能变流器测试平台技术研究
- Delphi成语词典源码:集成12786条成语的数据库应用
- Q学习算法在JavaScript中的应用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