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海淀黄庄站乘客行为仿真与设施服务水平研究

1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1 收藏 617KB PDF 举报
"地铁换乘站设施服务水平及其仿真研究,杨涵,陈志杰,通过AnyLogic软件构建地铁站内乘客行走模型,分析了瓶颈、楼梯等设施对乘客步速的影响,提出了设施宽度与客流密度的关系,并制定了服务等级标准。" 在地铁换乘站的运营中,设施服务水平对于乘客体验和整体运输效率至关重要。这篇由杨涵、陈志杰等人进行的研究以北京地铁海淀黄庄站为案例,运用先进的仿真工具——AnyLogic软件,建立了详细的地铁站内乘客走行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标定,研究者发现瓶颈位置和下行楼梯处乘客的步速分别遵循α为0.05的幂变换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这些发现揭示了乘客在特定环境下的行走特性。 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不同设施的换算系数,例如扶梯被设定为基准1,瓶颈、上行楼梯、下行楼梯和通道的换算系数分别为0.85、0.91、0.93和1.6。这表明在设计时,这些设施的通行能力应该根据这些系数进行调整,以优化乘客流动。 在乘客行为特征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年龄和性别,乘客的跟随类型和周围环境的拥挤程度对步速的影响更为明显。通过Origin软件的拟合,得出了客流密度与设施宽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指出通道和楼梯的通行能力与它们的宽度呈二次根式关系,而混合楼梯则遵循二次多项式规律。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研究者基于行人占用空间、步速、自由度和超越可能性,将设施服务等级划分为A至F六个级别。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和客流量,给出了推荐的设施宽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下,混合楼梯提供最高的服务水平,而楼梯的性能最低。此外,增加设施宽度能显著提高混合楼梯的服务水平,但对通道和楼梯的效果相对较差。同时,混合楼梯并列设施间的使用率在客流量增加时会出现不均衡,且这种不均衡会随着客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该研究为地铁站内的设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考虑行人行为特性和设施参数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地铁换乘站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关键词包括交通规划、地铁车站、行人行为特性、设施参数、服务水平以及行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