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实践与反思:从串口通信的挑战到设计模式应用

0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217KB PDF 举报
"我的实践与反思-策略模式" 本文是作者关于策略模式的个人实践与反思。作者通过多次阅读《HeadFirstDesignPattern》这本书,体验到了对设计模式理解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对策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指出,设计模式的应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然后再实践。 在作者的工作经历中,早期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仪器设备公司,团队使用了一个控制串口操作的类来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由于各个项目直接复制并修改这个类,导致了版本混乱和强耦合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引发了维护困难和资源浪费。 策略模式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策略模式允许我们将不同的行为封装成独立的策略类,使得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从而降低了耦合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如果当初采用策略模式,每个项目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义特定的串口操作策略,而无需直接修改共享的基类,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版本冲突和维护难题。 当公司决定使用RJ45网口进行通讯时,如果早先采用了策略模式,那么只需为新的通讯方式创建一个新的策略类,而不需大规模重构原有的串口操作代码。这正是策略模式的优势所在——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应对变化,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此外,作者还提及了阻塞模式在串口操作中的使用,这可能在后续对观察者模式的反思中会进一步讨论。观察者模式通常用于处理事件和通知机制,通过订阅和发布事件,可以解耦事件发送者和接收者,但在这里可能因为阻塞模式的使用导致了一些问题,如线程同步和效率问题。 策略模式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模式,它帮助开发者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复用的策略,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强调了理解和应用设计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