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驱动的预训练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进展

需积分: 2 0 下载量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67MB PDF 举报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预训练技术研究综述"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预训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预训练技术是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在大规模无标注文本数据上学习通用的语言表示,然后将这些表示用于各种下游任务,如文本分类、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性能。 早期的预训练技术,如Word2Vec和GloVe,主要通过训练词嵌入来捕获词汇的语义和语法信息,这些词嵌入是静态的,无法处理词序和上下文信息。随着深度学习的进步,尤其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基于这些模型的预训练方法,例如使用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 2018年,Transformer架构的引入带来了预训练技术的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是Google提出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首次实现了双向Transformer的预训练,通过Masked Language Model(MLM)和Next Sentence Prediction(NSP)任务,学习了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显著提升了NLP任务的性能。随后,BERT被广泛应用于各个NLP领域,并衍生出许多变体,如ALBERT、RoBERTa、DistilBERT等,它们在减少模型大小、提高效率或增强性能方面做出了改进。 2020年后,预训练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如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系列模型,它们采用自回归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能够生成连贯的文本。GPT-3的出现更是展示了预训练模型的巨大潜力,其规模达到了1750亿参数,尽管其计算需求巨大,但依然在零样本或少样本学习中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此外,预训练技术也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如M-BERT和VisualBERT,它们结合了图像和文本信息,增强了模型理解多媒体内容的能力。还有一些预训练模型针对特定语言或任务进行了优化,例如针对低资源语言的XLM和针对对话理解的 Blenderbot。 预训练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以及北京成像理论与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课题等资助的研究,为这一领域的进步提供了支持。未来,预训练技术将继续朝着更高效、更泛化、更适应多模态和跨语言场景的方向发展,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