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存组织与分类:从RAM到访问机制详解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30 收藏 1.01MB PDF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主存储器组织的课程讲义,涵盖了存储器基本概念、结构、性能指标以及不同类型的分类。首先,从五个角度对存储器进行了分类: 1. **按工作性质/存取方式分类**: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如内存,特点是所有单元的读写时间相等,且与单元位置无关,尽管现代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RAM)可能会因行缓冲的存在而稍微影响访问时间,但基本原理是地址译码时间是恒定的。 - **顺序存取存储器 (SAM)**:数据的访问遵循严格的顺序,与RAM不同,位置会影响访问效率。 2. **按存储介质分类**:这部分可能未在提供的内容中详述,通常包括磁存储(如硬盘)、半导体存储(如DRAM、ROM)、光存储(如CD-ROM)等。 3. **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可能涉及到只读存储器(ROM)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4. **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如RAM,在电源关闭后信息丢失)、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存NAND Flash,断电后数据仍保持)。 5. **按功能/容量/速度/所在位置分类**:这是更具体的硬件规格分类,可能包括内存类型(如DDR、DDR4)、容量(如1GB、8GB)、速度(如1333MHz、3200MHz)、以及物理位置(内存插槽、主板上的不同区域)。 **主存组织与操作**: - 讲解了程序和指令的执行过程,如`add`函数示例中,每一条指令的执行都需要从内存获取数据,如取指(指令)、取数(寄存器或内存)和存数(结果回写)。栈作为主存的一部分,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返回地址。 - 提到了一些关键术语,如记忆单元(存储基元)、存储单元和地址、存储矩阵(数组结构)、编址方式(如字节编址和按字编址)、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和数据寄存器(MDR)。 这些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基础,有助于理解处理器如何与主存交互以及数据如何在不同的存储层次(内存、Cache和硬盘)之间流动。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优化程序性能、设计存储系统架构以及处理硬件故障时定位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