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Redis与内存限流策略详解

PDF格式 | 150KB | 更新于2024-08-30 | 188 浏览量 | 4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种常见的限流和控频策略,包括基于数据库统计、Redis自增长及过期策略、内存(如LinkedList)实现以及木桶算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实现方式和适用场景。 1. 基于数据库的统计限流 - 主要原理:通过记录用户行为(如登录失败次数)及其发生时间,查询数据库来判断是否超出限制。例如,当用户在1分钟内连续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值,系统会冻结账号。 - 优点:粒度可灵活调整,支持分布式部署,但可能增加数据库负载。 - 示例代码涉及SQL查询,如检查登录失败次数:`SELECT COUNT(*) FROM 错误记录表 WHERE 用户名 = '登录名' AND 登录时间 > DATE_SUB(NOW(), INTERVAL 1 MINUTE)`。 2. Redis自增长及过期策略限流 - 基于Redis的数据结构,维护一个key,随着时间增长自动累加计数。若请求超过限制值,会触发限流;否则,key值递增。 - 应用场景:适用于会话级别的访问控制,比如接口请求频率控制。 - 示例代码涉及Redis命令,如设置过期时间的`SET kkk 1 EX 5`,获取值`GET kkk`,以及自增操作`INCR kkk`。 3. 基于内存(LinkedList)的限流 - 这种方法利用内存数据结构存储请求信息,通常用于实时且对延迟敏感的应用。然而,内存中的数据会随系统重启而丢失,适合短期限流。 - 优点是响应速度快,但不适合长期保留数据。 4. 木桶算法限流 - 也称为令牌桶算法,将请求视为“水”,桶的容量有限,每秒注入固定数量的令牌。当请求到来时,如果桶中有足够令牌,允许通过,否则限流。 - 适用于流量平滑控制,但实现相对复杂,需要精确的令牌生成和消耗机制。 本文主要关注这些策略的实现原理、控制粒度以及可能遇到的时间窗口问题,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示例代码中的编码规范。对于分布式环境,数据库限流更为稳健,而Redis限流更适合轻量级且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业务需求和系统特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