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F文件格式详解与实例分析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2-23 收藏 921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Intel平台上的ELF文件格式的分析,主要针对Linux操作系统。文档由滕启明在2003年撰写,属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操作系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利用ELF格式进行二进制级软件构件的静态和动态组装,以适应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需求。"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是UNIX类操作系统,包括Linux,广泛使用的二进制文件格式,用于编译器生成的目标文件、可重定位文件以及可执行文件。它包含了程序的代码、数据、符号信息以及重定位信息,支持静态和动态链接。 文章首先介绍了ELF文件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在目标文件中的数据表示方式,这包括了不同类型的段(sections),如.text(代码段)、.data(初始化数据段)和.bss(未初始化数据段)等。 接着,详细解析了ELF文件的结构,尤其是ELF Header,它是每个ELF文件的开头,包含文件类型、机器架构、版本信息等关键元数据。节区(sections)部分详述了如何组织代码和数据,每个节区都有自己的头部,描述了节区的属性、大小和位置。 文档还深入到符号表(symbol table)和重定位信息,这对于链接过程至关重要。符号表存储了程序中定义和引用的符号信息,包括它们的类型、大小和地址。重定位信息则描述了如何修改节区的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地址空间,这是链接器的主要工作。 此外,文档还涵盖了程序加载和动态链接的机制。程序头部(Program Header)指示操作系统如何将ELF文件映射到内存中。动态链接允许程序在运行时加载依赖的库,减少了内存占用并提高了代码共享。特别地,文档提到了全局偏移表(GOT)和过程链接表(PLT),它们是动态链接中的关键数据结构。 这份资料详细分析了ELF文件格式,对于理解Linux系统下的程序构建、链接和执行过程非常有帮助,对于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或者系统级编程的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