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图到结构图的转换策略:变换分析与事务分析

需积分: 39 36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90KB PPT 举报
"转换有规律可循吗?-数据流图转模块结构图"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将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转换为模块结构图(Module Structure Chart, MSC)是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的重要步骤。数据流图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功能,而模块结构图则用于表示程序的控制层次和物理实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规则,以帮助设计者将抽象的数据流逻辑转化为实际的程序结构。 首先,数据流图通常具备三种主要结构: 1. **层次结构**:这种结构反映了系统的分层组织,高层模块可以对应于模块结构图的层次结构,但中低层的对应关系并不直接明显。 2. **变换型结构**(Transform):这种结构强调输入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生成输出,适用于描述数据处理过程。变换分析方法用于此类型的数据流图,通过分析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流来构建模块结构。 3. **事务型结构**(Transaction):事务型结构关注的是不同事务类型的处理,常用于处理多条并行路径的情况。事务分析方法适用于此类结构,它涉及识别不同事务并为每种事务设计独立的处理流程。 在进行转换时,有两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 **变换分析**:对于线性结构的DFD,首先需要划分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然后,按照固定的格式生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模块结构图,并进一步对第二层模块进行分解,直至得到完整的模块结构图。例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包括读取数据、编辑数据、计算和输出解等模块。 - **事务分析**:针对并行结构的DFD,比如根据输入数据判断业务类型并执行不同的处理流程。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识别不同的事务类型,为每个事务创建独立的处理模块,然后结合决策机制来确定执行哪个事务,最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打印或更新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者需要通过更细粒度的模块分解来确保每个模块具有单一职责,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和可复用性。例如,计算模块可能会被进一步划分为计算A和计算B,以处理特定的计算任务。 从数据流图到模块结构图的转换确实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层次对应、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等方法。设计者需要理解数据流图的逻辑含义,并据此构建出符合软件工程原则的模块结构,以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分解和实现。这一过程对于确保系统设计的清晰性和可维护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