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数组操作与素数判断实验报告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72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6 收藏 76KB DOCX 举报
本实验主要涉及C++编程技术在数值型数组操作和基本算法的应用。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在C++中操作double型的一维数组`a`,其长度为`N`(至少为16),以便完成一系列任务。 1. 实验的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输入15个实型数据到数组`a`中,然后按照每行输出5个元素的格式进行显示。这涉及到数组的初始化、输入操作和格式化输出。使用循环结构,如`for`循环,配合`cin`读取用户输入,并利用`setw`设置输出宽度,确保数据对齐。 2. 接下来,学生需要计算数组`a`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将其存储在`a[15]`位置,因为数组长度大于15,留出空间用于存放平均值。这涉及到数组的索引理解以及计算总和和元素个数的方法。 3. 在数组元素重新排序的部分,学生需要实现一个算法,根据元素值与平均值的关系调整数组顺序。元素值低于平均值的移到数组末尾,高于平均值的移动到开头。这里可能需要用到插入排序或选择排序等算法,确保平均值位置不变。 4. 第二部分的任务涉及到两个整型一维数组`a`和`b`的操作。首先,学生需编写一个名为`prime`的子函数,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这需要对数论知识有一定了解,如判断因子是否存在等。 5. 然后,学生需要输入15个整数到数组`a`中,包括奇数和偶数,接着输出数组的最大值、最大值的下标、最小值和最小值的下标。这要求使用`max`、`min`函数以及数组下标获取元素值。 6. 最后,调用`prime`函数筛选出数组`a`中的素数,并将它们存储到数组`b`中。之后,学生需要反向输出数组`b`的元素,即从最后一个元素到第一个元素,数据域宽为10。 实验的关键在于理解数组操作的语法,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C++控制流结构和输入输出功能。同时,学生还需要熟悉函数的定义与调用,以及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应用,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完成实验后,提交的源程序应该包含清晰的注释,便于理解和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