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工程与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2 收藏 364KB DOC 举报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GPS方程异常拟合的研究”文档探讨了如何运用BP(Back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来处理GPS(Real-Time Kinematic)方程中的异常情况,以提高定位精度和优化测量结果。文档可能涉及以下知识点: 1. GPS(RTK)基本原理:GPS(全球定位系统)RTK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它通过双频接收机同时接收多个GPS卫星信号,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方法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2. 系统组成:RTK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基准站和多个流动站。基准站提供精确的坐标信息,流动站则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基准站的数据,实时解算自身的三维位置。 3. 技术特点:RTK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实时性、高精度、全时段工作能力,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强。 4. 误差来源:GPS测量误差主要包括信号传播延迟、卫星钟误差、地球大气折射、多路径效应等。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识别和减少这些误差的影响。 5. BP人工神经网络:这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用于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在GPS方程异常拟合中,BP网络可以学习并适应各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优化定位结果。 6. 应用方法与操作步骤:文档可能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和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如何将模型应用于GPS方程的异常数据处理。 7. 工程放样与精度分析: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如点放样和曲线放样,需要高精度的定位。通过精度分析,证明RTK能满足工程测量的精度需求。 8. 地籍测量与界址点测量:在地籍测量中,RTK可以用于界址点的精确测定,对于土地权属的确定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9. 实例分析:文档可能包含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示RTK在实际操作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验证其在测量领域的适用性。 10. 拓展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RTK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为未来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这篇文档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BP神经网络改善GPS方程的异常拟合,从而提升GPS(RTK)在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效果,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