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异或运算符介绍与历史背景

需积分: 22 1 下载量 1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7.98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关注于C语言中的‘异或’运算符(∧),这是C语言中的一种逻辑运算符。异或运算是二进制运算,当两个操作数的对应位相同为0时,结果为0;相反则结果为1。例如,071(八进制)与052进行异或运算的结果是023,体现了这种运算的特性。 C语言课程的第1章介绍了C语言的历史背景。C语言起源于1970年的B语言,由美国贝尔实验室设计,最初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特别是B语言的改进版本C,由D.M.Ritchie在1973年设计,他在B语言的基础上增强了数据类型和易用性,使得C语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操作系统开发。C语言因其精炼、接近硬件的特性而迅速受到关注,尤其在1975年随着UNIX第6版的发布,C语言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977年的《可移植C语言编译程序》的出版推动了C语言在不同计算机平台上的应用,1978年Kernighan和Ritchie合作的经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的出版,定义了标准C,这成为C语言发展的里程碑。此后,C语言逐渐普及到各类计算机设备,成为了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发布了ANSIC标准,对C语言进行了规范和扩展。1988年,K&R根据ANSIC对他们的教材进行了更新。1990年,C语言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为国际标准ISO9899—1990。这个过程反映了C语言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的重要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语言有多个版本,不同的编译系统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功能差异和语法规则。因此,在学习和使用C语言时,了解所使用的编译系统的具体特性和兼容性是十分重要的。本书的内容以ANSIC作为基础,但读者可能需要参考特定编译器的手册以确保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