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存储详解:逻辑相邻,物理随意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823KB PPT 举报
链式存储是数据结构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关注线性表的两种主要表示方法之一,即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在数据结构的第一章,我们首先了解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了逻辑结构的唯一性与存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运算实现对存储结构的依赖性。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基石,它被划分为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两部分。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一对一的关系,而存储结构则涉及到实际的物理位置。顺序存储方式使得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在物理上也相邻,这有利于随机访问,但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较低。相比之下,链式存储的特点是数据元素通过指针连接,逻辑相邻但物理位置可以任意,这使得插入和删除变得高效,但随机访问效率较低,通常为O(n)。 链式存储的关键在于指针的运用。在链表中,每个节点都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本身,而指针域(链域)指示下一个节点的存储位置。这种表示方式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表示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即使它们在物理空间上并不连续。链表根据指针的数量可分为单链表(只有一条指针),双链表(有两个指针,向前和向后),多链表(有多个指针),以及循环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节点形成环状)。 例如,在26个英文字母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字母作为一个节点,通过指针链接起来,形成一个链表。头结点(或头指针)用于标记链表的起点,方便遍历。在教学过程中,还会讨论与链式存储相关的术语,如节点、链表的分类、头结点的概念等,这些都是理解链式存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链式存储是数据结构课程中用于高效处理动态数据结构的有效手段,通过理解它的特点、术语以及不同类型的链表,学生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各种数据操作算法。在后续的学习中,链式存储将广泛应用于栈、队列等线性结构的实现,以及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树和图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