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2016-6187:Linux内核堆溢出漏洞分析与利用
需积分: 0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35K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用CVE-2016-6187这个Linux内核中的堆溢出漏洞进行攻击的方法。该漏洞源于在处理特定对象分配时的堆大小计算错误,允许攻击者通过精心构造的输入来操控内核内存,可能导致权限提升或其他安全风险。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该漏洞,特别提到了struct subprocess_info结构作为目标对象,并通过执行特定的套接字操作来触发漏洞。"
在Linux内核中,堆管理是关键的安全要素,而CVE-2016-6187是一个典型的堆溢出漏洞。这个漏洞存在于内核的用户模式助手(call_usermodehelper)机制中,当尝试分配和初始化struct subprocess_info结构时,由于堆大小计算的错误,攻击者有机会操纵内存布局。struct subprocess_info是用于执行用户模式程序的辅助数据结构,包含路径、参数和环境变量等信息。
攻击过程大致如下:
1. **分配连续页面**:首先,攻击者需要分配两个连续的内存页面,并将一个对象分割到这两个页面中。这样的布局便于后续的内存操控。
2. **设置页面属性**:接下来,攻击者对第二个页面设置特定的页面标志(例如,用户空间页 fault,PF)。这可以通过在用户空间中触发一个页错误来实现,比如访问一个无效的地址,使得内核处理这个异常时能够对页面进行特殊设置。
3. **触发内核函数**:通过调用一个不存在的套接字家族(如AF_INET,值为22),可以触发内核的自动模块加载。这将间接调用`call_usermodehelper()`函数,进而执行`call_usermodehelper_setup()`。
4. **分配与初始化目标对象**:`call_usermodehelper_setup()`会分配一个struct subprocess_info对象,并根据传入的参数进行初始化。此时,由于堆管理的错误,攻击者可能能够改变对象的大小,从而影响相邻内存区域。
5. **利用堆溢出**:通过调整分配大小,攻击者可以造成堆溢出,将数据写入原本不应该写入的内存位置,可能覆盖关键的数据结构或控制流。
6. **权限提升**:成功利用这个漏洞后,攻击者可能能够获得更高的权限,如root权限,从而控制系统。
修复这样的漏洞通常需要在内核代码中找到并修正导致堆大小计算错误的地方,确保内存分配的正确性,并增加额外的边界检查以防止越界写入。此外,更新内核至包含补丁的新版本也是必要的防御措施。
为了防止类似攻击,系统管理员应保持内核及时更新,应用安全补丁,并监控系统中异常的套接字操作和模块加载行为。同时,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内存管理和安全性是避免此类漏洞的关键。
2022-06-20 上传
2019-09-18 上传
2023-07-25 上传
2023-07-12 上传
2023-08-25 上传
2023-06-03 上传
2023-09-04 上传
2024-10-19 上传
兰若芊薇
- 粉丝: 31
- 资源: 301
最新资源
- Raspberry Pi OpenCL驱动程序安装与QEMU仿真指南
- Apache RocketMQ Go客户端:全面支持与消息处理功能
- WStage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阶段数据交互技术
- 基于Java SpringBoot和微信小程序的ssm智能仓储系统开发
- CorrectMe项目:自动更正与建议API的开发与应用
- IdeaBiz请求处理程序JAVA:自动化API调用与令牌管理
- 墨西哥面包店研讨会:介绍关键业绩指标(KPI)与评估标准
- 2014年Android音乐播放器源码学习分享
- CleverRecyclerView扩展库:滑动效果与特性增强
- 利用Python和SURF特征识别斑点猫图像
- Wurpr开源PHP MySQL包装器:安全易用且高效
- Scratch少儿编程:Kanon妹系闹钟音效素材包
- 食品分享社交应用的开发教程与功能介绍
- Cookies by lfj.io: 浏览数据智能管理与同步工具
- 掌握SSH框架与SpringMVC Hibernate集成教程
- C语言实现FFT算法及互相关性能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