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与课程内容对学生课堂社交行为的影响

需积分: 11 0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20KB PDF 举报
"这篇学术论文探讨了认知风格和课程内容如何影响学生的课堂社交行为。研究由Michel Loranger、Denise Gosselin和Richard Kaley在 Université Laval 进行,重点关注了29名学业困难的男学生。通过完成嵌入图形测试,将学生分为场依赖型(FD)和场独立型(FI)两组,并在法语和数学课堂上系统观察他们的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18个行为类别上的社交行为概况相似,但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赖型学生更具破坏性。课堂行为的主要变化由课程内容引起,同时讨论了认知特性和任务特性对社交行为的交互影响,从认知行为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个体特征在行为改变中的中介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篇论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人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分为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场依赖型个体倾向于依赖外部环境线索,而场独立型个体则更善于独立思考。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对课堂社交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学科(如法语和数学)可能导致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社交行为模式。 3. **学生群体差异**:针对学业困难的男生群体,场独立型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更为活跃,可能更频繁地干扰课堂秩序。 4. **系统观察方法**:研究者通过系统观察和ANOVA(方差分析)技术来比较不同认知风格群体的行为差异,这是一种量化和分析行为数据的有效方法。 5. **交互效应**:认知风格与任务特性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课堂社交行为有显著影响,这提示教育者应考虑这些因素来个性化教学策略。 6. **认知行为视角**:论文从认知行为理论出发,解释了个体特性如何影响行为,强调了理解和调整学习环境以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重要性。 7. **个体特征的作用**:个体差异,如认知风格,被确认为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研究为理解学生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它强调了了解学生认知风格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促进更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社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