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分析:波动率模型——从ARCH到GARCH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3.76MB PPT 举报
本文讨论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波动率模型,特别是均值方程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波动率模型在金融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捕捉到如利率、汇率和股票收益等时间序列数据中常见的非递增型异方差性,即波动率的集群现象和“高峰厚尾”特征。 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理解数据的均值行为。条件均值模型,也称为均值方程,描述了序列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过去的信息。在金融时间序列中,简单的线性模型如AR(1)模型(xt = xt-1 + ut,其中ut是白噪声)可能不足以捕捉到实际数据的复杂动态。例如,汇率和股票收益往往表现为随机游走,其方差会随着时间显著变化,这被称为异方差性。 在递增型异方差性中,方差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金融时间序列中,这种现象并不常见。相反,我们经常观察到波动集群,即一段时间内方差较小,然后突然增大。这种行为在汇率和股票市场中尤为明显,比如1995-2000年的日元兑美元汇率序列就展示了这种特征。 为了更好地建模这种波动性,Engle在1982年提出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ARCH模型假设当前观测值的方差不仅与自身的滞后项有关,还与过去误差项的平方(即过去的波动)有关。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 = c + Σ(αi * εt-i^2) + εt 其中,yt是时间t的观测值,c是常数,αi是参数,εt-i^2是过去的误差项的平方,εt是当前的误差项,它是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t^2的随机变量,而σt^2是由ARCH过程决定的波动率。 ARCH模型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确定的函数描述异方差的演变,这通常指的是广义ARCH(GARCH)模型;二是使用随机方程来描述波动率,即随机波动率模型。GARCH模型是最常用的变体,它结合了ARMA(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ARCH模型,如GARCH(1,1)模型: σt^2 = ω + αεt-1^2 + βσt-1^2 这里,ω是长期波动率,α和β是参数,εt-1^2是上一时期的残差平方,σt-1^2是上一时期的波动率。 ARCH模型的引入有助于解释和预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这对于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和对冲策略至关重要。通过估计这些模型,分析师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预测,并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金融市场中的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