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F-CTFE共聚物吸附研究: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7MB PDF 举报
"VDF-CTFE共聚物在TATB表面吸附链构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08年)"\n\n这篇2008年的论文主要研究了偏氟乙烯(VDF)与三氟氯乙烯(PCTFE)共聚物在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链的构象。通过使用COMPASS力场和NVT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者深入探讨了这些氟聚合物与TATB表面相互作用的细节。 研究发现,当氟聚合物链与TATB表面的距离小于0.8纳米时,会发生吸附并伴随放热现象。这一结果揭示了氟聚合物与TATB表面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具体来说,PVDF显示出比PCTFE更强的吸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PVDF中的氟原子与TATB表面的氮和氧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电荷偶合作用。 进一步的分析集中在不同VDF与CTFE单体摩尔比例的共聚物上,包括1:1,1:2,1:3和1:4的比例。研究显示,共聚物的组成和链的序列结构显著影响其在TATB表面的吸附性能。其中,1:2的交替共聚物表现出最优的吸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这种共聚物的链结构能更有效地适应TATB表面,从而形成更稳定的吸附构象。 随着共聚物链段中PCTFE链节数量的增加,聚合物链的刚性增强,导致其在TATB表面的吸附能力下降,吸附能也随之减小。同时,观察到尾型(tail)或环型(loop)构象的数量增加。这些构象变化反映了聚合物链在适应不同表面性质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论文的关键词包括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吸附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这是关于高分子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关注聚合物链在固体表面吸附的微观机理。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框架,如平均场理论、标度理论和重整化群理论,为理解复杂分子系统在界面的吸附行为提供了基础工具。 此项工作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的,体现了科研界对于理解和控制聚合物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重视,这对于材料科学、表面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优化材料设计,改善材料性能,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控制表面性质的场合,如涂料、涂层、粘合剂以及敏感材料的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