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剩余定理在所有权转移协议中的应用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720KB PDF 举报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剩余定理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旨在提高安全性并降低成本。协议在双向认证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剩余定理加密传输信息,同时通过引入随机数来防御重放和去同步化攻击。所有权转移后,新实体间动态生成认证密钥,减少存储需求。安全性和性能比较显示,该协议满足所有权转移的安全需求,并具有较低的实施成本。"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所有权转移是一个关键过程,涉及标签信息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传统的所有权转移方法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如信息泄露、未授权访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协议引入了数学上的二次剩余定理。二次剩余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密码学中有广泛应用,因为其计算特性可以提供强大的加密基础。 在协议执行过程中,首先,通信双方(旧所有者和新所有者)需完成双向认证,以确保双方身份的合法性。接着,利用二次剩余定理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这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篡改。同时,协议在通信实体的交互阶段引入随机数,增加了协议的复杂性,使得重放攻击(攻击者重复发送已记录的信息)和去同步化攻击难以成功,增强了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所有权转移完成后,新旧通信实体不再依赖原有的密钥进行通信,而是采用动态密钥生成机制,生成用于后续认证的新密钥。这种方式减少了每个实体需要存储的长期密钥数量,降低了存储负担,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即使某个密钥被破解,也不会影响其他密钥的安全性。 与其他现有的所有权转移协议相比,本文提出的协议在保持较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实施成本,这包括计算成本和存储成本。通过性能分析和安全性评估,证明了该协议的有效性和优势。 基于二次剩余定理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方法,解决了RFID系统中所有权转移的关键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此协议的创新性在于结合了数论原理和随机数策略,为RFID领域的安全和效率设定了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