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基础与CMM:探索开发本质与过程能力

需积分: 23 15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3.53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2011年由王立福教授关于软件工程自考的一份资料,主要探讨了软件开发的成熟度等级和过程能力,以及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软件过程、需求分析、开发方法学和CMM模型等内容。" 在软件工程中,成熟度等级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它分为5个等级,反映了组织或项目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熟程度。第一级是初始级,表示过程不稳定,结果不可预测。第二级是已管理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第三级是确定级,过程和产品质量得到量化控制。第四级是量化管理级,通过统计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来优化过程。第五级是优化级,持续改进过程性能,并基于反馈建立创新的基础。 过程能力是指遵循一个过程所能达到的期望结果的程度。在软件开发中,强大的过程能力意味着能够更高效、更可靠地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这一概念在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得到了体现,CMM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的模型,旨在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软件工程的基础涵盖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获取、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阶段。软件过程讨论了这些活动的组织和执行方式,确保软件开发的有效性和效率。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起点,它确定了软件应满足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是后续工作的基础。软件需求及系统/产品规格说明是确认和测试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标尺。 软件开发方法学则指出了不同的开发策略,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方法和维也纳开发方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势。例如,结构化方法强调顺序的、分阶段的开发,而面向对象方法则侧重于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性。 王立福教授的资料还提及了软件开发的本质,即问题域到不同抽象层之间概念和计算逻辑的映射。这种映射过程包括数据抽象和过程抽象,是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关键步骤。数据抽象将现实世界中的概念转化为模型,而过程抽象则构建了处理逻辑的结构。 总结来说,这份资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强调了成熟度等级和过程能力对软件开发质量的影响,同时提供了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学的理解框架,对于自学软件工程的学生或是希望提升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从业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