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中继网络:能量采集与资源分配策略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339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基于能量采集的缓冲辅助双向中继网络的中继选择和资源分配策略。由一个源节点、一个目的节点和多个DF中继节点组成的网络采用三时隙传输模型,其中中继在第一时隙采集能量,随后协助信息交换。论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有限数据缓存和电池容量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旨在在时延容忍和约束条件下优化系统的吞吐量。作者分析了传输时间对吞吐量的影响,并解决了非凸优化问题,利用KKT条件和拉格朗日对偶分解确定最优功率分配。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策略与数据缓存大小、电池容量和时间分配密切相关,且能有效最大化吞吐量。关键词包括电池、数据缓存、能量采集、吞吐量最大化和双向通信。" 这篇学术论文深入探讨了在双向中继网络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能量采集技术,特别是在具有缓冲的中继节点环境下。网络结构由一个源节点、一个目的节点以及多个半双工解码转发(DF)中继节点组成。为了解决这样的通信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三时隙的传输模型。在模型的第一个时隙,选定的中继节点会利用时间切换协议来收集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发射的射频能量,这使得中继节点能够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维持操作。 接下来,研究的重点是考虑到中继节点具有有限的数据缓存和电池容量,如何进行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以实现最大吞吐量。在时延容忍的场景下,这种策略允许用户根据链路条件自适应地调整传输速率,以提高整体网络性能。同时,论文还分析了传输时间对吞吐量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和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至关重要。 由于优化吞吐量的问题是非凸优化问题,研究者采取了松弛中继选择系数的方法,并利用Karush-Kuhn-Tucker (KKT) 条件来解决这一难题。此外,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技术,他们找到了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这种方法有助于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找到全局最优解。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对系统的吞吐量表现有显著影响,这主要取决于中继节点的缓存大小、电池容量以及时间分配。这些发现对于设计和优化未来能量采集通信网络的资源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在考虑能源效率和网络性能之间平衡的场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