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识别与应对策略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7 收藏 6.68MB PPTX 举报
"谨防新型网络犯罪宣传教育.pptx" 这篇教育资源主要关注的是防范和教育公众如何应对新型网络犯罪,特别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一种利用虚假信息和远程欺诈手段,诱使受害者转账或付款的犯罪行为。这类犯罪往往通过模仿他人身份、伪造合法机构来实施。2016年,中国最高法等三部门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的量刑标准,规定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即可判处刑罚,50万元以上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电信诈骗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赃款流动快速,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二是犯罪形式趋向集团化;三是犯罪窝点逐渐转移到境外,增加了执法难度;四是与黑灰产(非法经济活动)规模增长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如买卖公民信息、利用技术平台为诈骗服务、开发新型洗钱渠道等。 电信诈骗的形势日益严峻,表现为案件数量持续上升,诈骗手法多样化,犯罪团伙将窝点转移至海外,以及黑灰产市场规模急剧增加。新型诈骗手法往往与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同步发展。例如,不法分子利用手机APP实施诈骗的比例超过60%,且公共WiFi的使用也可能增加被骗风险。 针对不同的电信诈骗手法,文件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包括冒充亲友、公司老总、QQ/微信聊天或网站客服的诈骗。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保护个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手机验证码,使用QQ设备锁,定期更新软件版本,避免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环境下操作重要事务,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以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以及警惕个人信息泄露等。 "机票改签/航班取消"、"网上购物退款"等诈骗手法利用了受害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忽视。为防范此类诈骗,建议不轻易相信未经验证的信息,且应安装专业安全软件以提高防护能力。对于"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关键在于保存好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细节。 这篇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提供防范措施,帮助人们在数字化社会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受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