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抗衰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NF-κB与炎症因子的作用研究
1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484KB PDF 举报
该研究论文探讨了"补肾抗衰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NF-κB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由张军平、许颖智等人合作完成,发表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相关期刊。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理解补肾抗衰片对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了一种动物模型,即36只雄性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免疫损伤+动脉球囊拉伤形成AS模型)、补肾抗衰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补肾抗衰片)和辛伐他汀组(给予降脂药物辛伐他汀)。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显示出显著升高的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如IL-1、MCP-1和TNF-α。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内膜与中膜厚度比以及内膜增生指数均有明显增加。补肾抗衰片和辛伐他汀组在这些指标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证明了补肾抗衰片具有降低炎症反应并增强斑块稳定性的效果,即使血脂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论文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模型组的总胆固醇(TC)与IL-1、TNF-α与内膜增生指数呈现正相关,而补肾抗衰片组的TC与内膜增生指数、IL-1与内膜增生指数、TNF-α与内膜增生指数以及TNF-α与IL-1也存在正相关,但血脂与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表明补肾抗衰片的作用可能独立于血脂调控。
这项研究揭示了补肾抗衰片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独特作用,不仅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稳定斑块,而且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影响疾病进程,这为研发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潜力。
113 浏览量
151 浏览量
313 浏览量
110 浏览量
125 浏览量
2020-01-06 上传
128 浏览量
112 浏览量
222 浏览量

weixin_38722607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出租车计价器仿真系统设计与C语言开发
- VB6.0数据库开发教程详解与实例解析
- VC实现从ini读取并调用外部程序的功能
- GitHub上咖啡应用项目介绍
- 探讨生物钟不准问题与智能化工具应用
- 安卓通讯录导入导出工具源码解析
-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完整源代码包
- 《数据结构C语言版》习题集完整答案解析
- USB接口设计:未来计算机外设连接的标准
- Linux C编程高级教程:成为Linux平台开发专家
- Digicoin区块链API服务的安装与入门指南
- MySQL分页工具ibator-guoba的应用与实践
- 铁路安全标准IRIS EN50128与EN50129最新版解读
- 探索传统通信方式:飞鸽传书的历史与现代价值
- BCB小型计算器:全面的科学计算功能
- 安卓手绘操作与经典绘图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