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抑制NF-kB信号通路,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0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97KB PDF 举报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本研究探讨了雷帕霉素(Rapamycin)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以及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NF-κB(核因子κB)炎症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雷帕霉素是一种mTOR抑制剂,常用于免疫抑制和抗衰老治疗,本实验中,它被用来观察其是否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 实验采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作为模型,先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兔子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别:雷帕霉素组和对照组。雷帕霉素组每日接受1mg/kg的雷帕霉素腹腔注射,而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持续6周。 实验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在药物干预后,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未见明显变化。这表明雷帕霉素可能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组的TG水平在药物干预后也显著降低。 病理学分析发现,雷帕霉素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雷帕霉素能有效减少斑块的形成或促进其消退。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雷帕霉素降低了斑块中p70S6K(一种mTOR下游的蛋白激酶)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同样显示,雷帕霉素降低了胸主动脉p-mTOR和NF-κB的蛋白表达,表明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来间接抑制NF-κB的活化。 NF-κB是炎症反应的关键调控因子,它的活化会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NF-κB信号通路,可能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了斑块的消退。 雷帕霉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通过调节血脂降低斑块形成的危险,还能通过抑制mTOR-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已形成的斑块消退。这一发现为未来开发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