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并行计算:存储层次与成本挑战

需积分: 47 5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9.58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FPGA在高性能并行计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挑战,以东南大学的研究背景为切入点。首先,文章概述了高性能计算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如 Moore定律的逐渐失效(即集成电路的晶体管密度难以按预期持续缩小),导致制造成本显著上升。这促使芯片设计者面临MASK费用和Foundry费用的增长,同时市场对通信、媒体和导航等行业的标准需求日益增长,芯片的通用性成为重要考量。 在解决这些挑战时,SoC系统设计者开始采用多种策略,比如集成专用硬件加速器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但这样会提高芯片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芯片的可重构性,如使用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RISC+FPGA(混合架构)、多核设计、以及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成为提升性能的关键。特别是可重构处理器的出现,允许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调整架构,实现了从传统RISC架构的一维计算模式向更灵活的多维度计算模式的转变。 此外,文章提到了片外存储的设计,包括存储层次结构,如阵列间存储和阵列内存储,这些对于FPGA在高性能计算中的数据处理和交换至关重要。内存管理技术,如DMA(Direct Memory Access)、BusMatrix等,也被用于优化数据传输效率,配合图形引擎、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器等子系统,共同构建一个高效能的系统架构。 在考虑性能的同时,文章强调了FPGA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它能够通过动态配置逻辑资源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这对于应对不断发展的通信标准和媒体标准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整合各种处理器架构和计算模型,FPGA成为了一种既能保持高性能又能适应多样化场景的解决方案。 总结来说,本篇论文深入分析了FPGA在高性能并行计算中的核心作用,从架构创新、存储设计到市场驱动因素,全方位探讨了如何利用FPGA技术来应对挑战并推动计算领域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