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小软件企业的CMM过程改进与质量控制框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90KB PDF 举报
"中小软件企业实施CMM过程改进研究 (2005年),作者董丽丽、李涛,发表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2月刊,主要探讨了针对中国中小软件企业特点的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改进方法。" 这篇研究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中国的中小软件企业在实施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过程改进。CMM是一种评估和提升软件开发组织能力的模型,通过定义不同的成熟度级别,帮助组织改善其软件开发流程,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 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基于CMM的面向中小软件企业的软件质量控制框架(SQCF)"的解决方案。该框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进行了调整,以提高CMM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操作性。SQCF的核心是CMM中的7个关键过程域: 1. 需求管理:确保软件开发的需求清晰、完整且可管理,以减少后期变更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 软件项目策划:制定详尽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 3.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持续监控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变化。 4. 软件质量保证:建立质量标准和检查机制,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5. 软件配置管理:管理软件开发中的各种版本和配置,保证一致性。 6. 软件产品工程:优化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提高代码质量。 7. 同行评审:通过同行间的代码审查,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提升软件质量。 此外,SQCF还定义了4个关键角色和3个小组,这些角色和小组的设定旨在更好地协调和执行上述过程域中的任务,提高团队协作效率。通过这种框架,论文作者对原始的CMM进行了适当的裁剪、修改和补充,使其更符合中小软件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了CMM在这些企业中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CMM,关键过程域,过程改进,软件质量,中小企业,软件开发,软件配置管理,同行评审。 这篇研究对于我国中小软件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提升软件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