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1单片机写一个延时1微秒的函数,不用定时器
时间: 2024-05-13 07:18:51 浏览: 242
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通常为12MHz或者更高,为了实现1微秒的延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c
void delay_1us(void)
{
unsigned int i;
for(i=0;i<2;i++)
{
_nop_(); // 执行空指令,占用1个CPU周期
_nop_();
_nop_();
_nop_();
}
}
```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使用了汇编指令 `_nop_()`,它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占用一个CPU周期。因为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通常为12MHz或更高,所以每个CPU周期的时间大约是1/12MHz=83.3纳秒。因此,我们需要让 `_nop_()` 指令执行12次,才能实现1微秒的延时。但是,由于指令的执行时间也需要考虑,我们在这里将 `_nop_()` 执行4次,这样总体延时时间应该在1微秒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PU在执行 `_nop_()` 指令时会消耗一定的时间,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是非常精确,延时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延时,可以考虑使用定时器或其他硬件资源。
相关问题
用51单片机写一个延时1微秒的函数
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定时器来实现微秒级的延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延时1微秒的函数示例:
```c
void delay_us(unsigned int us)
{
TMOD |= 0x01; // 设置为定时器0模式1
TH0 = 0xFF; // 定时器高字节初始值
TL0 = 0xFE; // 定时器低字节初始值
TR0 = 1; // 启动定时器0
while (us--)
{
while (!TF0); // 等待定时器溢出
TF0 = 0; // 清除定时器溢出标志
TH0 = 0xFF; // 重新设置定时器初值
TL0 = 0xFE;
}
TR0 = 0; // 关闭定时器0
}
```
这个函数使用定时器0来进行延时。首先,将定时器0设置为模式1,即16位定时器。然后,将定时器初值设置为0xFEFF,这样定时器每计数到0xFFFF就会溢出,产生一个中断。在延时函数中,使用while循环来等待定时器溢出,并清除定时器溢出标志。最后,关闭定时器0。由于定时器的精度和时钟频率等因素会影响延时的准确性,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c51微秒级别定时器延时函数
在C51单片机中,定时器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微秒级别的延时。以下是一个C51单片机微秒级别定时器延时函数的示例:
```c
void TimerDelay_us(unsigned int us)
{
unsigned int i;
TMOD &= 0xF0; // 设置计数器为模式1(16位定时器模式)
TMOD |= 0x01;
for(i=0; i<us; i++)
{
TH0 = 0x4C; // 定时器初值
TL0 = 0x00;
TR0 = 1; // 启动定时器
while(TF0==0); // 等待定时器溢出
TR0 = 0; // 关闭定时器
TF0 = 0; // 清除定时器溢出标志
}
}
```
在上述函数中,我们使用了定时器0来实现微秒级别的延时功能。具体实现过程是:设置定时器初值,启动定时器并等待定时器溢出,然后关闭定时器并清除溢出标志。在内层for循环中,我们以1微秒为单位进行延时,每次循环等待一次定时器溢出即可。
使用该函数时,只需要调用TimerDelay_us函数并传入需要延时的微秒数即可。例如,如果需要延时100微秒,可以这样调用函数:
```c
TimerDelay_us(100);
```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定时器延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延时时间的准确性。同时,在使用定时器时,还需要注意定时器的时钟源和分频器的设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