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功能点、耗时率、调整因子预测软件项目成本时,应遵循哪些步骤,并使用什么计算模型?
时间: 2024-11-07 16:17:35 浏览: 46
在软件项目成本预测中,遵循正确的步骤和应用适当的计算模型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软件项目的功能点来评估其功能性规模。功能点分析是衡量软件大小和复杂度的行业标准,它提供了一个量化的基线,用于预测开发工作量和成本。
参考资源链接:[信息化工程软件成本测算指南:功能点耗时率与调整因子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6srhi16ve?spm=1055.2569.3001.10343)
为了预测成本,我们采用的是IFPUG(国际功能点用户组)的计算方法,这在《信息化工程软件成本测算指南:功能点耗时率与调整因子分析》中有详细描述。以下是预测成本的关键步骤和模型:
1. 功能点计数:首先确定软件的功能点数量。功能点可以分为内部逻辑文件、外部接口文件、用户输入、用户输出和外部查询五类。每个类别都需要详细的分析和计数。
2. 耗时率的确定:接下来,基于功能点数量和历史数据,确定每个功能点的平均耗时率。耗时率指的是完成每个功能点所需的平均工作小时数。可以根据项目的百分位(如P50)来选择适当的耗时率。
3. 调整因子的计算:然后,分析软件规模调整因子、应用领域调整因子和质量调整因子。调整因子反映了软件的复杂性、业务领域的特定要求和所需的质量标准对成本的影响。
4.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应用调整因子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总数。这需要乘以相应的调整因子并求和。
5. 工作量与成本的估算:最后,使用调整后的功能点数乘以确定的耗时率,得出项目的总工作量。然后将工作量转换为成本,这通常涉及到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成本、管理费用等项目成本的综合计算。
在计算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COCOMO(Constructive Cost Model)或其他类似模型来考虑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和复杂性对成本的影响。模型中会涉及更多的权重因子和参数,比如开发类型(内部开发、外包、承包等),来更精确地预测成本。
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和模型应用,我们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软件项目成本预测。《信息化工程软件成本测算指南:功能点耗时率与调整因子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示例,帮助项目管理者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
参考资源链接:[信息化工程软件成本测算指南:功能点耗时率与调整因子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6srhi16ve?spm=1055.2569.3001.1034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