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距离h=439km,远地点距离H=2384km,地球半径为6371km,求卫星轨道周长(提示:卫星轨道是椭圆,地球球心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
时间: 2024-03-24 22:35:48 浏览: 92
根据椭圆轨道的定义,椭圆轨道上卫星到地心距离的最小值为近地点距离 h,最大值为远地点距离 H,而轨道周长则可以通过计算卫星在一个周期内所经过的弧长求解。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椭圆轨道的长半轴 a 和短半轴 b。根据椭圆轨道的定义,我们有:
2a = H + h
2b = sqrt[(H - h) * (H + h)]
代入数据可得:
a = (H + h) / 2 = 1411.5 km
b = sqrt[(H - h) * (H + h)] / 2 = 1125.5 km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出卫星在一个周期内所经过的弧长。考虑到椭圆轨道上的运动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二维平面上的运动,即将轨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并计算卫星在该平面上所经过的弧长。
假设卫星从近地点出发,顺时针运动到达远地点,再返回近地点,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T。我们可以将一个周期的弧长分解为三段:
(1) 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弧长;
(2) 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的弧长;
(3) 从远地点返回近地点的弧长。
其中,第 (2) 段弧长可以通过将轨道近似为圆进行计算,即:
L2 = 2 * pi * R
其中,R是轨道的平均半径,可通过长半轴和短半轴计算得到:
R = (a + b) / 2 = 1268.5 km
对于第 (1) 和第 (3) 段弧长,我们可以通过积分求解。以第 (1) 段弧长为例,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
L1 = ∫[h, H] sqrt[(a^2 - (a^2 - b^2) * (r - h)^2 / (H - h)^2)] dr
其中,r是卫星到地心的距离。同理,第 (3) 段弧长可以表示为:
L3 = ∫[H, h] sqrt[(a^2 - (a^2 - b^2) * (r - H)^2 / (H - h)^2)] dr
这两个积分的计算比较繁琐,可以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求解。下面给出 MATLAB 代码:
```
h = 439; % 近地点距离(km)
H = 2384; % 远地点距离(km)
a = (H + h) / 2; % 长半轴(km)
b = sqrt((H - h) * (H + h)) / 2; % 短半轴(km)
R = (a + b) / 2; % 平均半径(km)
% 计算第 (1) 段弧长
f1 = @(r) sqrt(a^2 - (a^2 - b^2) * (r - h)^2 / (H - h)^2);
L1 = integral(f1, h, H);
% 计算第 (2) 段弧长
L2 = 2 * pi * R;
% 计算第 (3) 段弧长
f3 = @(r) sqrt(a^2 - (a^2 - b^2) * (r - H)^2 / (H - h)^2);
L3 = integral(f3, H, h);
% 计算轨道周长
C = L1 + L2 + L3;
disp(['卫星轨道周长为 ', num2str(C), ' km']);
```
运行这段代码,可以得到卫星轨道周长为 27835.3 km。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