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settig: [N, d] = size(X); labels = unique(Y); C = length(labels); ind = zeros(N, C); y_loc = zeros(N, 1); for i = 1 : C ind(Y == labels(i), i) = 1; y_loc(Y == labels(i), 1) = i; end
时间: 2024-04-13 07:25:31 浏览: 198
这段代码是一个预处理步骤的实现,用于准备数据和标签以进行后续的操作。
首先,通过调用 size(X) 获取矩阵 X 的大小,其中 N 是行数,d 是列数。
然后,调用 unique(Y) 获取标签集合 labels,其中 Y 是标签向量。
接下来,创建一个大小为 N × C 的全零矩阵 ind,其中 N 是样本数量,C 是标签类别数量。ind 的作用是将每个样本的标签对应的位置置为 1。
同时,创建一个大小为 N × 1 的全零向量 y_loc,用于存储每个样本对应的标签类别的索引。
然后,使用循环遍历每个类别 i,并将 Y 中等于 labels(i) 的位置在 ind 中置为 1。同时,在 y_loc 中将 Y 中等于 labels(i) 的位置置为 i。
经过这段代码的处理,我们得到了一个 ind 矩阵,其中每行表示一个样本,每列表示一个类别,对应的位置为 1 表示该样本属于该类别。同时,y_loc 向量存储了每个样本对应的标签类别的索引。
请注意,这是对给定代码片段的解释,如果有其他函数或变量定义,请提供更多上下文。
相关问题
优化这段代码def Rectangular_dbscan(mmwpcdataframe, eps_x, eps_y, min_samples): mmwpcarray_x = np.asarray(mmwpcdataframe['x']) mmwpcarray_y = np.asarray(mmwpcdataframe['y']) numrow = mmwpcarray_x.shape[0] labels = [0] * numrow C = 0 for i in range(numrow): if labels[i] == 0: N = [] for j in range(numrow): if (abs(mmwpcarray_x[i] - mmwpcarray_x[j]) <= eps_x) & (abs(mmwpcarray_y[i] - mmwpcarray_y[j]) <= eps_y): N.append(j) if len(N) < min_samples: labels[i] = -1 else: C += 1 labels[i] = C for j in N: if labels[j] == -1: labels[j] = C elif labels[j] == 0: labels[j] = C M = [] for k in range(numrow): if (abs(mmwpcarray_x[j] - mmwpcarray_x[k]) <= eps_x) & (abs(mmwpcarray_y[j] - mmwpcarray_y[k]) <= eps_y): M.append(k) if len(M) >= min_samples: N += M return labels
and (abs(mmwpcarray_y[i] - mmwpcarray_y[j]) <= eps_y): N.append(j) if len(N) < min_samples: labels[i] = -1 else: C += 1 labels[i] = C while len(N) > 0: n = N.pop(0) if labels[n] == -1: labels[n] = C if labels[n] == 0: labels[n] = C Nn = [] for j in range(numrow): if (abs(mmwpcarray_x[n] - mmwpcarray_x[j]) <= eps_x) and (abs(mmwpcarray_y[n] - mmwpcarray_y[j]) <= eps_y): Nn.append(j) if len(Nn) >= min_samples: N += Nn return labels
以下是对该代码的优化建议:
1. 使用numpy的矩阵运算:可以将循环中的一些操作转换为矩阵运算,提高代码效率。
2. 使用numba进行jit编译:使用numba对函数进行jit编译,可以进一步提高代码效率。
3. 使用并行化:可以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对代码进行并行化,提高代码运行效率。
4. 调整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调整eps_x、eps_y和min_samples等参数,进一步提高代码效率。
5. 使用其他聚类算法:可以使用其他聚类算法,如K-means、DBSCAN等,选择合适的算法可以提高代码效率。
matlab注释以下代码Images = loadMNISTImages('./MNIST/t10k-images.idx3-ubyte'); Images = reshape(Images, 28, 28, []); Labels = loadMNISTLabels('./MNIST/t10k-labels.idx1-ubyte'); Labels(Labels == 0) = 10; % 0 --> 10 rng(1); % Learning % W1 = 1e-2*randn([9 9 20]); W5 = (2*rand(100, 2000) - 1) * sqrt(6) / sqrt(360 + 2000); Wo = (2*rand( 10, 100) - 1) * sqrt(6) / sqrt( 10 + 100); X = Images(:, :, 1:8000); D = Labels(1:8000); for epoch = 1:3 epoch [W1, W5, Wo] = MnistConv(W1, W5, Wo, X, D); end save('MnistConv.mat'); % Test % X = Images(:, :, 8001:10000); D = Labels(8001:10000); acc = 0; N = length(D); for k = 1:N x = X(:, :, k); % Input, 28x28 y1 = Conv(x, W1); % Convolution, 20x20x20 y2 = ReLU(y1); % y3 = Pool(y2); % Pool, 10x10x20 y4 = reshape(y3, [], 1); % 2000 v5 = W5*y4; % ReLU, 360 y5 = ReLU(v5); % v = Wo*y5; % Softmax, 10 y = Softmax(v); % [~, i] = max(y); if i == D(k) acc = acc + 1; end end acc = acc / N; fprintf('Accuracy is %f\n', acc);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对 MNIST 数据集进行手写数字识别。
首先使用 `loadMNISTImages` 函数加载 MNIST 数据集中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 28x28 的矩阵。然后使用 `loadMNISTLabels` 函数加载标签数据,并将标签中的 0 替换为 10。接着使用随机数生成器 `rng` 设定随机数种子,以确保每次运行结果相同。
网络模型的权重参数 W1、W5 和 Wo 分别用随机数初始化。其中,W1 是一个 9x9x20 的卷积核,W5 是一个 100x2000 的全连接层权重,Wo 是一个 10x100 的全连接层权重。
接下来使用前 8000 个图像数据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调用 `MnistConv` 函数更新权重参数 W1、W5 和 Wo。
最后使用剩余的 2000 个图像数据进行测试,计算模型的准确率并输出。
注释中的代码解释已经比较详细,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1. 加载 MNIST 数据集中的图像数据和标签数据;
2. 初始化网络模型的权重参数;
3. 使用前 8000 个图像数据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调用 `MnistConv` 函数更新权重参数;
4. 使用剩余 2000 个图像数据进行测试,计算模型的准确率并输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