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实现以{a,b,c,d,e,f,g,h,i}为元素构造一棵二叉树,并输出它的 (1)先序遍历; (2)中序遍历; (3)后序遍历; (4)层次遍历;非递归(队列) (5)该二叉树的高度; (6)该二叉树节点的个数。

时间: 2023-09-18 15:09:20 浏览: 40
好的,我可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先定义二叉树的节点,代码如下: ```python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 然后,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构建二叉树: ```python # 构造二叉树 root = TreeNode('a') root.left = TreeNode('b') root.right = TreeNode('c') root.left.left = TreeNode('d') root.left.right = TreeNode('e') root.right.left = TreeNode('f') root.right.right = TreeNode('g') root.left.left.left = TreeNode('h') root.left.left.right = TreeNode('i') ``` 接下来,我们可以依次实现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并求解二叉树的高度和节点个数。 1. 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可以使用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def preorder_traversal(root): if not root: return print(root.val, end=' ') preorder_traversal(root.left) preorder_traversal(root.right) ``` 2.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同样可以使用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def inorder_traversal(root): if not root: return inorder_traversal(root.left) print(root.val, end=' ') inorder_traversal(root.right) ``` 3. 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节点。同样可以使用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def postorder_traversal(root): if not root: return postorder_traversal(root.left) postorder_traversal(root.right) print(root.val, end=' ') ``` 4. 层次遍历 层次遍历需要用到队列来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ef level_order_traversal(root): if not root: return queue = deque() queue.append(root) while queue: node = queue.popleft() print(node.val, end=' ') if node.left: queue.append(node.left) if node.right: queue.append(node.right) ``` 5. 求二叉树的高度 二叉树的高度可以使用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def get_height(root): if not root: return 0 left_height = get_height(root.left) right_height = get_height(root.right) return max(left_height, right_height) + 1 ``` 6. 求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二叉树的节点个数可以使用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python def get_node_count(root): if not root: return 0 left_node_count = get_node_count(root.left) right_node_count = get_node_count(root.right) return left_node_count + right_node_count + 1 ``` 最终,我们可以将以上函数依次调用,输出结果如下: ```python preorder_traversal(root) # 输出:a b d h i e c f g inorder_traversal(root) # 输出:h d i b e a f c g postorder_traversal(root) # 输出:h i d e b f g c a level_order_traversal(root) # 输出:a b c d e f g h i print(get_height(root)) # 输出:4 print(get_node_count(root)) # 输出:9 ```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微信小程序-番茄时钟源码

微信小程序番茄时钟的源码,支持进一步的修改。番茄钟,指的是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而“番茄工作法”的流程能使下一个30分钟更有动力。
recommend-type

激光雷达专题研究:迈向高阶智能化关键,前瞻布局把握行业脉搏.pdf

电子元件 电子行业 行业分析 数据分析 数据报告 行业报告
recommend-type

安享智慧理财测试项目Mock服务代码

安享智慧理财测试项目Mock服务代码
recommend-type

课程设计 基于SparkMLlib的ALS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源码+详细文档+全部数据齐全.zip

【资源说明】 课程设计 基于SparkMLlib的ALS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源码+详细文档+全部数据齐全.zip课程设计 基于SparkMLlib的ALS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源码+详细文档+全部数据齐全.zip 【备注】 1、该项目是高分毕业设计项目源码,已获导师指导认可通过,答辩评审分达到95分 2、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3、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软件工程、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使用,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当然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 4、如果基础还行,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直接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欢迎下载,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recommend-type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专业 课程资料 作业 代码 实验报告-雷达与信息对抗-内含源码和说明书.zip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专业 课程资料 作业 代码 实验报告-雷达与信息对抗-内含源码和说明书.zip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实现实时数据湖架构:Kafka与Hive集成

![实现实时数据湖架构:Kafka与Hive集成](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10eb2e6972b3b6086286fc64c0b3ee41.jpeg) # 1. 实时数据湖架构概述** 实时数据湖是一种现代数据管理架构,它允许企业以低延迟的方式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与传统数据仓库不同,实时数据湖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模式,而是采用灵活的架构,可以处理各种数据类型和格式。这种架构为企业提供了以下优势: - **实时洞察:**实时数据湖允许企业访问最新的数据,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数据民主化:**实时数据湖使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可
recommend-type

解释minorization-maximization (MM) algorithm,并给出matlab代码编写的例子

Minorization-maximization (MM) algorithm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用于求解非凸问题或含有约束的优化问题。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一个凸下界函数来逼近原问题,然后通过求解凸下界函数的最优解来逼近原问题的最优解。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参数 $\theta_0$,设 $k=0$; 2. 构造一个凸下界函数 $Q(\theta|\theta_k)$,使其满足 $Q(\theta_k|\theta_k)=f(\theta_k)$; 3. 求解 $Q(\theta|\theta_k)$ 的最优值 $\theta_{k+1}=\arg\min_\theta Q(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